为深化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10月16日,生物技术系组织开展了公开教学观摩研讨课活动。
张国燕老师在《人体及动物生理学》课堂上,针对“肌细胞的收缩功能”这一抽象章节,以“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信号传递”为核心,通过3D动画演示电信号传递过程,结合离子通道相关内容将抽象的生理机制转化为直观认知,引导学生结合已学知识分析信号在不同组织之间的传导,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课堂互动氛围活跃。陈海娟老师则在《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中,围绕“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基础”,采用“概念拆解+公式推导+案例应用”的递进式教学模式,将生物学现象融入化学反应的原理,帮助学生建立化学理论与生物学实际应用的联系,提升知识理解深度。
课后,系内教师围绕两堂课的教学环节展开集中研讨。大家充分肯定张国燕老师的具象化教学设计与陈海娟老师的逻辑化教学思路,同时就“如何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优化教学环节”等问题深入交流,提出“设计分层练习题”“雨课堂辅助教学”等改进建议。
此次公开教学观摩研讨课,不仅展现了生物技术系骨干教师的教学风采,更搭建了教师间互学互鉴的教研平台,为系部后续优化课程教学方案、提升整体教学水平提供了实践参考,对推动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