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

学科规划
位置: 学院首页 > 学科建设 > 学科规划 > 正文

生命科学学院学科建设规划

作者:   时间:2021-06-06   点击数: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抓住国家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重大机遇,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青海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结合青海省“五个示范省”建设目标,以推进教育现代化为宗旨,以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科学研究为支撑,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基础,以提升综合办学水平为目标,以服务社会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师范优先、创新驱动、重点引领、协调推进、全面提升的发展战略(传统提法:教学立校、科研强校、人才兴校),深化各领域改革,优化内部治理结构,实现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促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迈上新台阶,为国家战略、青海战略的实现做出突出贡献。

二、发展定位

立足青海、辐射藏区、面向西部、放眼全国,通过五年努力,学院专业结构更加合理,生物学学科形成本、硕、博一体化格局、生态学学科向省级一流学科方向努力、生物技术学科方向高原食药资源开发特色更加突出。学院专任教师队伍发展到70人规模,具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70%,本科生保持在人500名左右,研究生保持在150名左右。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科学研究标志性成果集聚效应显现,社会服务能力大幅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得到拓展,全面建成西部地区有特色、高水平、现代化的生命科学学院。

三、总体目标

学科综合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迈上新台阶,立德树人取得显著成效,人才培养质量、学科发展、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能力、文化传承创新取得重大提升,各种办学条件和支撑要素整体优化;建成比较成熟的现代学院制度和治理体系,科教结合产教融合进一步深化,建成省内有影响的有特色、高水平、现代化的生命科学学院。

立德树人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要求,健全学校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加快构建目标明确、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我院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教师素质进一步提高,教学研究、教学改革能力和教学水平显著提升;学院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信息化实现新突破,建成一批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平台,形成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的新局面,开创“互联网+教育”新模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成为新常态;教育教学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著增强,学业水平和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全面提升。人才供给能力显著提升,培养的人才服务我省和国家战略的能力显著增强。

学科体系更加健全。学院专业结构更加合理,本科教育形成生物教育、生物技术和生态学三个专业为基础的本科教育体系;硕士教育形成生物学和生态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体系;博士教育形成以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体系。生物学学科形成本、硕、博一体化教育格局、生态学科向省级一流学科方向努力、生物技术学科方向高原食药资源开发特色更加突出。

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努力建好高原基础生物学研究所、生物资源与生物技术研究所、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研究所等3个研究所和生命科学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和实验技术中心等2个实验中心。科学研究以创新为导向,围绕国家和青海省重大科技问题确定项目,建成一批省部级创新平台,集中产出一批标志性重大创新成果,服务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在推动生态保护和经济繁荣发展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通过引进和培育,打造一批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创新团队,各学科师资队伍学历结构、支撑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师资队伍整体数量满足人才培养需求。

办学基础条件显著改善。办学投入持续增长,两个实验中心基础设施、实验仪器设备建设规划等全部完成,学院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四、具体目标

(一)学科建设

围绕青海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促进学科专业整合优化,形成支撑“高原特色”的学科学位授权体系和适应地方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体系

在现有生物教育和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基础上,申报生态学本科专业。巩固现有的生物学和生态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拟申报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学科。十四五期间形成生物教育、生物技术和生态学三个稳定的本科专业,生物学和生态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生物学一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生物教育为优势、生态学和生物技术为特色的学科格局。争取生物教育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完成生物教育专业认证。生态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水平评估达到B类学科、生物学达到C类学科。

1.生命科学学院学科发展建设指标

类别

单位

合计数

增列学位点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1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0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0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1

一流学科

国家级

0

省级

1

校级

1

新增专业

生态学本科专业

1

认证专业

生物教育

1

一流专业

国家级

1

省级

1

校级

0

水平评估

B类学科

1

C类学科

1

合格评估


2

(二)人才队伍建设

“十四五”末,教职工总数达到70人左右,专职教师、实验工程技术人员、思政人员、专职行政人员比例控制在6:2:1:1,教师年入职人数保持在5-8/年,生师比保持在9:1左右。专任教师中,取得博士学位教师达70%。高级职称教师比例控制60%左右。柔性引进(培养)高端创新人才40人左右。

2.生命科学学院人才队伍建设主要指标

主要指标

单位

“十三五”末

“十四五”末

总规模

教职工总数(专任教师)

52

    70

本科生、研究生师生比

比例


1:10

专业技术、管理、思政

比例


8:1:1

学 历结 构

专任教师硕士学位比例(45岁以下老师)

%


90%

专任教师中博士学位教师比例

%


70%

初级领导干部研究生以上学历

%


100%

管理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比例

%


100%

年 龄结 构

专任教师平均年龄


45

3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比例

%


30%

管理人员中处级领导干部平均年龄


45-50

职 称结 构

专任教师高级职称

%


50%

工勤队伍中技师技术等级比例

%



学 缘结 构

专任教师非本校毕业教师比例

%


80%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0


百千万人才工程

0

1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在职)

1

1

青海省优秀专家(在职)

0

2

青海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在职)

1

2

万人计划(国家级教学名师)

0

1

校级教学名师

1

5

“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人才


20

其中

引进杰出人才


5

引进领军人才


10

引进拔尖人才


10

培养杰出人才


5

培养领军人才


10

培养拔尖人才


20

青海省“昆仑学者”计划


1


五、重点任务

围绕青海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促进学科专业整合优化,形成支撑“高原特色”的学科学位授权体系和适应地方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体系

(一)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体系

围绕学院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在现有生物教育和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基础上,申报生态学本科专业。巩固现有的生物学和生态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拟申报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学科。十四五期间形成生物教育、生物技术和生态学三个稳定的本科专业,生物学和生态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形成生物学本、硕、博一体化教育、生物教育为优势、生态学、生物技术为特色的学科格局。

(二)生物学科申报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青海师范大学2000年获批生物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获批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4年在自然地理学专业招收高原生态学方向博士研究生。学科立足青藏高原独特地域特点和特殊生态环境,面对生态立省战略所赋予的学科使命,形成了动物学、植物学和细胞生物学三大主干学科方向以及高原生物技术及资源开发特色学科方向。本学科具备培养生物学博士生的基础与实力。通过博士办学层次的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平台,打造高水平创新研究与技术研发平台与团队,建立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促进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培养高素质人才,为践行推动高原生物保护和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智力保障与科技支撑。

(三)构建多学科组成的学科群

根据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相关性,将现有学科进行分类整合,实施集团化发展模式,进一步完善学科体系。对接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打破学科壁垒,整合学科资源,着力打造生物教育学科群、生物技术学科群、生态学学科群三大学科群,实现学科集群协同发展。以学科群为基本建设范围,通过培养、竞争来树立龙头学科,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带动其他学科的发展;通过群内的协同、关联、交叉发展,不断增强学科群内各学科的凝聚力,创新力,逐步形成学科间互联互补、共生共荣的机制,实现学科发展的综合效应、交叉效应和横向效应,集成多学科的特点和优势,培植新的学科增长点,优化学科结构

(四)加快推进一流学科专业建设

根据学科发展目标,积极推动一流学科申报工作,力争生物学和生态学成为国内或省内一流学科。

启动一流专业建设计划。坚持办强办优师范专业,培育“教师教育”“高原地域”特色优势专业集群,依托对口支援高校,做大我校独有的专业,做强三校共有的专业,努力建设1个国内一流专业,1个省内一流专业,1个校内一流专业。

(五) 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学院现有教职工56人,专职教师51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7人,具博士学位教师30人,占专任教师的59%;年龄结构:50岁以上的教师15人、40-50岁教师20人,30-40岁教师16人,20-30岁教师3人。

根据现状着力改善人才队伍学历、职称、学缘、年龄4类常规结构。按照每年引进、培养5-8名博士教师的规模,全力提升学院具博士学位教师在全院教师中的占比。健全完善职称评聘机制,着力解决正高级职称聘任比例偏高的问题。优化学缘结构,积极引进具有国际教育背景的学术骨干或国内其他高校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博士,保持人才队伍在学术经历、学术渊源上的差异性,有意识地引进多元化人才。对接学科结构和专业结构需求,打通人才流动通道。重点引进微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生态学、分子生物学急需人才,形成一支符合学院定位和学科专业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打破现有的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工勤岗位的严格界限,根据个人发展定位和自身条件优势,允许不同类别岗位之间的合理流动和动态调整。




青海师范生命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