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青藏高原固沙草属物种形成研究”成果获评国际先进水平

发布时间:2025-06-08


2025516日,青海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形成机制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苏旭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藏高原固沙草属物种形成研究”进行了成果评价。专家组经认真评议,一致同意通过成果评价,并认定该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该项目聚焦青藏高原特有属——固沙草属物种,创新性地整合双亲遗传的低拷贝核基因序列变异及微卫星多态性分析,系统揭示了该属物种的群体遗传结构、动态进化历史及物种形成机制。核心研究发现包括:

1. 遗传多样性与分化: 固沙草属三个物种均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物种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

2. 基因流模式: 固沙草与青海固沙草之间存在双向不对称基因流,其中固沙草流向青海固沙草的基因流更为显著。

3. 分化时间与模式: 固沙草属三个物种的共同祖先分化发生在约213万年前(2.13 Mya);居间固沙草与青海固沙草的分化时间约为122万年前(1.22 Mya)。长时间的隔离导致其呈现异域分化模式。

4. 适应性进化与生态位分化: 物种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明显的适应性进化和生态位分化。

该研究首次系统阐明了青藏高原特有固沙草属物种的形成机制,为深入理解其适应性进化历程以及挖掘高寒旱生草种资源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项目实施期间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3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件、实用新型专利1件。